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遭在野黨聯手擱置,拖延一個多月未實質審查,作為導火線的原住民禁伐補償修法,被質疑圖利少數人。當國會陷入空轉,全民利益誰來顧?
九月二十日立法院新會期開議以來,國民黨、民眾黨團數度聯手封殺二○二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,寫下預算審查停擺逾一個月的破天荒紀錄。
藍白陣營借題發揮,指行政院未在預算編足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經費,要求退回重編;綠營不願妥協,強調在野黨透過修法增加特定預算「(違憲)惡例不可開」,雙方僵持不下。
拋開三黨政治攻防,回歸立法本質,成為關鍵導火線的「禁伐補償」究竟是什麼?從每公頃三萬元一口氣拉高到六萬元,有無道理?
政府為國土保安、造林及保育政策,一九九三年起就以單項計畫發放原住民保留地(以下稱原保地)保育等補償;直到二○一五年,藍委簡東明提案通過《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》,才入法明定一六年起每公頃補償二萬元,一七年後每公頃三萬元。今年六月,朝野原住民立委聯手以「考慮物價波動情形」為由,再修法翻倍至六萬元。